澳門博物館在1998年4月18日落成揭幕。博物館位于大炮臺上,大炮臺于十七世紀初由耶穌會會士興建。當時著名的圣保羅學院 (也稱天主圣母學院) 和圣保羅教堂就建在大炮臺附近,圣保羅學院被視為遠東地區的第一所西方大學。
興建澳門博物館旨在保存數個世紀東、西方文化在澳門交匯,并和諧共存的多種面貌:傳統、風俗和文化等。博物館的藏品并非價值連城,但卻蘊藏豐富的歷史意義和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回憶。通過展品向參觀者展現,在過去數百年當中居住在澳門的不同民族和平共處的生活狀況和歷史面貌。 澳門博物館共有三層:一樓澳門地區文明的原始,介紹澳門地區的起源、歐維士于1513年到達珠江三角洲前中國和葡萄牙各自的發展歷程、兩者在澳門相遇后引起的貿易、宗教和文化等方面的接觸和在往后的數百年里逐漸形成的獨特的澳門文化。二樓澳門民間藝術與傳統,讓參觀者可以了解澳門的傳統、民間藝術和現已式微甚至消失的行業或活動。展品還揭示澳門歷史的各個階段和方方面面:娛樂、日常生活方式、宗教禮儀和慶典等,以突顯不同文化和種族的人民在澳門相互包容、共存以及既豐富又獨特的生活方式。 三樓當代澳門的特色,展示當代澳門城市生活的特色和對未來的展望。
此外,還展出一些與澳門有著密切聯系的作家的作品,其中包括著名的葡萄牙文學家賈梅士和庇山耶。展覽的最后部分向參觀者介紹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特別行政區的澳門的前景與機遇。參觀博物館后,游人可順道游覽大炮臺花園,俯瞰澳門城市的旖旎風光。
景區票價:
成人澳門幣十五元;十一歲以下兒童、六十歲以上長者及學生澳門幣8元;團體、學校和公共機構優惠。每月的十
澳門博物館前地112號 (大三巴牌坊側)
每日上午十時至下午六時 (售票至下午五時三十分止),逢星期一休館 (公眾假期除外)
景區特色: